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,首次应用到了基于静态比对的人脸识别技术,在关键场合的成功使用标志着人脸识别在监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计世资讯通过调研发现,虽然人脸识别在技术水平、产品研发、商业模式等方面尚不成熟,却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。
首先,政策将推动人脸识别的商用和普及。国家对安防的要求在不断提升,人脸识别已作为某些地方的强制应用。随着“国家应急体系”、“平安城市”、“金安工程”、“数字景区”等重大项目工程的深入展开,中国安防市场的需求持续升温,人脸识别已经开始被列为强制标准。如07年4月,上海质监局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防范系统地方标准。该规范明确要求在“安防分控室”中必须强制使用人脸识别装置,并对相关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标准,上海正在组织厂商进行相关的产品测试。
其次,部分行业需求迫切、明显。在公安、银行、海关等行业已经出现了对人脸识别的迫切需求,如刑侦、针对伪卡现象的持卡人辨别、出入境管理等。虽然人脸识别技术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,如基于动态比对的算法尚需提高、受环境影响较大、大库衰减现象明显、高清要求对网络及存储带来的压力等,但客户的应用需求明显。人脸识别已呈现出客户需求与产品技术不匹配的矛盾。
另外,国内从事人脸识别的主流厂商不多,集中在3-4家,都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和持续的开发能力,也专注于持续开发和投入。如海鑫依托于清华大学、中科奥深依托于中科院自动化所等。公安部已经连续3次组织相关厂商进行产品的测评。
产业链各类厂商参与踊跃、纷纷看好。人脸识别对产业链的依赖度较高,涉及运营商、芯片厂商、算法提供商、软件开发商、各种设备厂商、系统集成商及工程商等多个环节。目前,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成员,如华为、海康、电信等都开始积极寻求与算法提供商的合作,OEM、技术授权等各种商业模式正在探索和尝试阶段。
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在政策引导、需求萌芽、厂商健康发展和产业链推动等因素的影响下,人脸识别的应用潜力巨大。安防领域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深化,将逐步进入到智能化应用阶段,这会给整个安防的产业链带来变革和机遇。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