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
  技术前瞻  >>  智能家居  >>  够酷够炫的可穿戴设备:实用性仍有欠缺


够酷够炫的可穿戴设备:实用性仍有欠缺


转载    上海安防网    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   2013-11-21

可穿戴设备在今年可谓风生水起,几乎所有的业界大佬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进行着各种尝试。然而,由于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、一个有代表性的产品、一个产业的引领者,可穿戴设备仍然处于炒作声大过市场销量的时期。一些用户表示,目前推出的可穿戴设备除了外观,其他方面都不足以让人们为其埋单。

  现状:

  够炫但不实用

  戴上眼镜,说一声“OK,Glass(你好,眼镜)”,菜单便出现在右眼上方的镜片上;再发出指令“Takeapicture(拍照)”,眼镜瞬间变相机;说一声“Share(分享)”之后,刚拍下的照片便会自动分享到微博上……这就是谷歌眼镜(GoogleGlass)的诸多功能。够酷吗?够炫吗?想要拥有吗?很多人可能会觉得,谷歌眼镜拥有这么多好玩儿的功能,当然想拥有一个尝尝鲜。但现实却并非如此,大多数人均表示,他们对购买谷歌眼镜没有兴趣。

  无独有偶,国内某品牌智能手表的一位试用者也发出了如下感慨。“且不说这款智能手表的做工如何,单说那么小的屏幕,连个新闻标题都装不下,连接WiFi时,输入密码都很费劲,想去下载一个测心率的应用软件,结果根本没找到。”一天没到头,这位试用者就把这款“够酷够炫”的智能手表扔到了一边。“我对这东西的评价就两个字—没用!”这位试用者说。

  一名IT发烧友说,他目前用的智能手表虽然有接打电话、确认日程安排、查看天气以及设定闹钟等功能,但这些功能都不是无可替代的。而让他较为烦恼的是,部分功能还需要与智能手机相配合才能使用,这让智能手表沦为了智能手机的附属产品。

  互联网观察者牛智超认为,就目前的情况看,智能手表还没办法替代手机。对于已经拥有一个多功能设备(如智能手机)的用户来说,他们没必要再多带一个类似的设备出门。

  上述用户的反映足以说明可穿戴设备的现状,即够酷够炫,但并不实用。对于市场而言,没有成熟的产品就很难有成熟的市场。

  前景:

  令人期待但仍须创新

  如今,可穿戴设备无疑是数码领域最热门话题之一,也是相关厂商们下一个争夺的焦点。尽管其在短期内还无法达到手机、电脑的普及程度,但随着苹果、三星、谷歌、耐克等行业内外巨头的大规模研发,其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。

  据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,全球可穿戴式技术在今年将实现1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,到2018年,这一数字将爆发增长至190亿美元。随着PC及智能手机市场需求趋于饱和,各路诸侯逐渐开始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。有业内专家表示,未来两年内,可穿戴设备成为下一个“iPhone”并非没有可能。

 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ABI的研究报告显示,预计到2018年,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货量将达到4.85亿部。Forrester研究机构则称,当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亚马逊和Facebook这五大平台以及支持它们的开发者都进入该领域时,可穿戴智能设备将会真正变成主流。但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,对于这个市场的培育也不是水到渠成的,产品必须有足够的创新和实用性,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。

 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,相较于智能手机,可穿戴设备的优势几乎只有便携性,其在操控、视觉效果及娱乐功能方面的感受均不如智能手机。试想一下,在智能手机日渐普及的当下,有多少消费者愿意选购一个不太容易操控且功能重复的“花瓶”产品呢?

  问题:

  产业链培育面临挑战

 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智能产品,可穿戴设备同样面临着与智能手机一样的各种问题,如用户隐私保护、电池续航能力、系统运行速度、售后服务质量等,并且与智能手机相比,其还面临着产业链培育的问题。

  就隐私问题而言,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终端产品,其隐私保护的安全措施是用户关注的重要方面,尤其是目前推出可穿戴设备的都是互联网巨头企业,用户以往便在个人隐私泄露方面对他们存有诸多疑虑。以运动健康设备为例,用户很担心自己的起居习惯、个人健康状况等信息是否会被厂商收集,然后被出售给保险(放心保)公司、医药公司等第三方机构,成为其谋利的工具。再来看谷歌眼镜,这种可随时拍摄的产品隐蔽性很强,人们可能担心,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拍摄,因而个人隐私被侵犯。这类产品虽然极具科技感,也很时尚,但却还没有找到与社会文化及习俗相融合的契合点,若人们不能接受这些产品,那么其也就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。

 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可穿戴设备的售后服务也可能成为一大问题。无论是智能手表,还是智能眼镜,他们的体积都比智能手机小很多。众所周知,越精密的设备,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成本就越高,维修难度也越大。厂商们在推出可穿戴设备的同时,是否周全地考虑了如何解决售后维修难题?这还有待观察。

  从技术角度看,可穿戴设备电池的续航能力同样影响着其普及的步伐。然而,受限于可穿戴设备的体积,用传统技术开发电池,恐怕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,那么如何创造出更新的技术以开发可穿戴设备的电池,则是当下摆在厂商面前的一大难题。今年9月初,三星在德国柏林首发了智能手表,其电池标称的正常使用时间为24小时—25小时。但在实际体验时,用户发现,若频繁使用各项功能,其电量在几小时内便会耗光。

  除了上述问题外,产业链的整合也是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一大难题。目前,可穿戴设备领域还没有出现龙头企业,那些分散竞争的小企业无法使产业链获得整合。推出“意念游戏头箍”的深圳市宏智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吕力超表示,现在公司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,上游零部件厂商不愿向其供应零部件,即使提供,价格也非常高,而下游渠道商对其产品又非常冷淡,以至于他们比较被动。推出智能腕表inWatch的映趣科技创始人王小彬同样为无力整合产业链而感到苦恼。王小彬表示,映趣科技想尝试将智能腕表生态链独立化,构建全新的硬件入口,创造独立化的生态,但作为一家创业公司,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财力、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来单独构建这个生态链。




返 回


* 版权声明 *
本文来源上海安防网,经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授权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上海安全防范报警协会成立于1992年,目前协会共有会员单位700余家。会员单位包括从事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科研、开发、生产、经营、推广应用、技术培训、信息服务、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、施工、维修等技术服务和安全防范行业宣传教育、出版、印刷等的企事业单位,其中60多家会员单位为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。